步入后地产时代 地产界众生相深得百态精华

erjian 30 0

  步入后地产时代 地产界众生相深得百态精华

  Via:羊城晚报

  步入后地产时代,地产界众生相深得世间百态精华。

  掌舵人在自我变革中跌宕前行;坚守者在行业高低起伏间各自悲喜;而渐行渐远的“前地产人”,或创业、或跨界转型、或干脆放手潇洒看世界,开始了更加丰富鲜活的人生。

  地产黄金二十年已经结束,在埋头赚大钱的时代,“地产人”就是“土豪”的代名词,再带一些因财大气粗、赚钱来得太快太容易而带来的负面标签,比如“暴富”、“奸商”、“没文化”等。如今,暴富神话已成过往,风流更被风吹雨打去,“地产人”的脸谱反而更加丰富、鲜活,世事洞明、人情练达。

  风一般的地产人

  “地产人”,曾经是一个数量庞大、掌握着很大话语权的群体。他们于地产黄金年代搅动风云。在房地产作为经济绝对支柱的年代,地产人就是“风口上飞着”的那让人羡慕的“猪”。如今,“风向”扭转,市场周期开始下行,楼市进入新常态化的下半场,行业已进入变革与转型阵痛期。地产人身临身份、角色转变与更为急速的流动。

  又至岁末年初,品牌房企高管的离职潮正暗流涌动,比如曾是绿地执行副总裁胡京、曾是万科副总裁祝九胜、曾是中海地产总裁陈谊、曾是中海地产董事长孔庆平、曾是中海地产副总裁、营销公司董事长曲咏海等,离职风波持续不断。不独高管离职频现,地产人转型更是成为热门话题,引领风骚多年的地产人,他们如风一般,似乎已经在地产的旧世代中散落而去。而他们如风一般,又似乎还无处不在。

  经过房地产这个大熔炉的锤炼,很多卓越的地产人拥有敏锐的视觉和发现价值的目光,地产人的转型众生相,也许在言说着这个时代,下一个“风口”可能就在那儿。

  能进能退陈卓林

  如果举办一场地产大佬的“中国好声音”,有着摇滚心的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和能飚粤语歌的雅居乐集团 王卓林肯定能上榜。

  “是进是退也好有若狂潮,是痛是爱也好不须发表。曾为你愿意,我梦想都不要。”

  在地产老友的朋友圈里,陈卓林这首粤语歌《讲不出再见》传唱甚广。而就在1月9日,雅居乐首个海外项目——吉隆坡“满家乐”开盘当晚答谢宴上,陈卓林以这首“主打歌”压轴登场。或者是击中了陈卓林心中的柔软,他明显喝高了,歌唱时数度哽咽,歌罢时,更是高声哽咽地感谢台下的太太和好兄弟、好朋友,百感交集。

  过去数年,在陈卓林身上,经历了什么悲喜交加故事,外界其实不尽然知晓。而坊间所流传得最盛的,莫过于2014年10月,雅居乐遭遇有史以来最大一次危机。在这个过渡期,本已淡出核心管理层的太太陆倩芳和弟弟陈卓贤重新执掌大权,力挽狂澜,他们是陈卓林最为默契的“夫妻档”和最为精诚的“兄弟连”,让雅居乐平稳过渡,在市场上,一般人看来几乎未起任何波澜,直到五个月后,陈卓林回归,又开始掌舵企业。

  反思过往,开拓新征程。2015年,一场大变革在雅居乐内外拉开。在内部,一场大刀阔斧的机构改革、人员瘦身毫不犹豫地开展;对外,“强销售、去库存、重回款”成为陈卓林的口头禅,谨慎收缩战线、深耕优势市场、去库存、由攻转守是雅居乐去年的重要特征。

  “经过这两年的努力,公司库存消化都在按计划完成,2015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”雅居乐执行董事、副总裁黄奉潮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认为,公司的历史库存在2016年可以消化完毕。雅居乐日前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,2015年全年,公司累积预售金额442.3亿元,与2014年的441.6亿元销售持平,累积预售建筑面积507万平方米。黄奉潮坚信,2017年,雅居乐可以更轻装上阵。

  能退,能进。有谨慎,也有开拓。1月9日,位于吉隆坡的雅居乐满家乐(Agile Mont Kiara)作为其首个海外项目正式入市。“马来西亚只是雅居乐海外战略的第一站,接下来我们会放眼全球,包括澳洲、美国、英国等,都是我们考虑的国家和地区。”黄奉潮透露。

  2016年,陈卓林要做的事,还有许多。

  王健林的“摇滚心”

  “我有这千山和万水,我要这所有的所有,但不要恨和悔,要爱上我,你就别怕后悔,因有一天我要远走高飞,我不想留在一个地方,也不愿有人跟随……”

  可能摇滚歌手崔健自己都无法想象,20多年后,他的摇滚老歌《假行僧》会让一个“50后”HIGH成这样。在2016年年会上,王健林的这一场摇滚秀一度刷爆朋友圈。爱摇滚的王健林,正在带领一个雄心勃勃、激情澎湃的万达,开始一次壮士断腕的革新之旅。

  在无限风光、全线飘红的2015年年会上,万达宣布,将地产销售业务目标主动降低为640亿元,缩减幅度高达40%,让人大跌眼镜。“万达裁掉万达。”有业内人士对该举如此评价,据称,万达接下来的机构改革,裁撤人员将达到5万人以上。主动断掉销售型物业的“现金奶牛”,万达这么做的底气来是自于万达文化集团、万达金融集团等非地产业务收入在较短时间内全面开花。而剥离重资产的房地产主业,新旧交替,由地产企业转型为服务企业,是王健林的转型目标。

  在万达的愿景中,未来十年,万达要开发运营1000座万达广场。瘦身、轻资产——一腔摇滚热血的王健林,要改变全球房地产公司没有成功转型的历史。

步入后地产时代 地产界众生相深得百态精华

  热血“摇滚男”王健林要造一个怎样的万达?

  他说:“万达就要改写世界经济历史,成为世界首家大型房地产企业成功转型为服务业企业的样板。”

  事实上,王健林从来不畏惧危机与转型的挑战。28年前,万达是一家负债149万元的公司。现在,这家曾濒临破产的小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中国资本的巨鳄之一。其间,万达历经过三次转型,而这是第四次,在理想与叛逆之间游走,让外界看到了一个企业家的自我更新与颠覆能力。

  “猫头鹰”郁亮

  2015年年末,郁亮迎来了他50岁的生日。

  “ 的性格测试是‘老虎加孔雀’,老虎很有决断力,孔雀很有感染力,而我是猫头鹰,猫头鹰是什么特点呢?一只眼睛睁着,一只眼睛闭着,一只眼睛看机会,一只眼睛看风险。”2015年年末,在“万宝之争”的风潮下,郁亮面对媒体发言时这样自述。

  “猫头鹰”郁亮和万科的灵魂人物王石是两种不同的风格,王石如虎,虎行有风;郁亮如豹,豹行潜踪。王石很有主见,以至令人觉得他不够圆滑。与郁亮接触不多的人,留下的印象可能是他的谦和、严谨,缺乏攻击性,但他们并不了解,万科成为千亿公司,是在郁亮操盘下完成的,只是他善于藏锋。

  让我们看看郁亮在资本市场的履历:

  1991年万科第一次做配股;

  1993年,万科发行B股;

  1994年,著名的“君万之争”(第一次野蛮人入侵事件),引入华润做大股东;

  1997、1999年两次配股融资;

  2003年-2008年,万科高速增长时期6次融资;

  2012年,收购南联地产,登陆香港资本市场;

  2012年,B股转H股;

  2013年至今,对付恶意收购的“野蛮人”。

  除了没有赶上万科1991年IPO(那时他还没有加入万科),郁亮全程参与了万科的资本运作。其资本运作的成绩单相当靓丽,很多都是经典之作,比如2003-2008年的6次融资,没有错过一次市场机会,为万科高速扩张源源不断地送上了弹药。2012年,王石接受央视采访时说:“郁亮帮我完成了很多大事。”

  在摩羯座的郁亮身上,这个星座的进取、严谨、内敛、忍耐、谦逊等特质,有着明显的反映。万科曾有员工形容他为“一个无趣的技术总裁”。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万科的改造。

  万科30周年时,郁亮发出“向死而生”的警示。他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讲述如何寻找风口的故事;2015年年初,万科提出万亿市值计划。物业、物流、教育、万科驿、海外业务五子齐发。而在2015年岁末,随着姚振华、姚建辉控制的宝能系正式宣告以15.04%持股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。直至今日,这场股权争夺战远远未到落幕的时候,外界都在等着“猫头鹰”郁亮以“决策者身份”应对这一复杂局面;都在等着“绵里藏针”的郁亮在面对野蛮人的阻击战中,如何亮出自己的刀锋。

  用地产经验、互联网思维种稻米

  汤先生

  原:某香港上市房企营销总经理

  现:农场主

  习惯加班、西装革履,在甲级写字楼、星级大酒店间穿行的汤先生,如今是运动衣、棉麻衣、球鞋、布鞋。他邀请记者带孩子去看他家的“鸭子朋友”,并慷慨地寄来他的第一季水稻,据称是不用下饭菜的米饭。

  如今的汤先生,与他的合伙人在从化、清远等地拥有三四个农庄。在其APP和订阅号,可以看到非常浓厚的地产营销特色,比如“家庭定制”、“会员认购”、“体验促销”、“家庭日”等,在卖楼的时候,这些营销手段可是驾轻就熟。而在这个农场的体验中心,设计颇为讲究,垂直绿化、小池游鱼、整面书柜、砖墙黛瓦、实木家私、现代厨房……一群人在厨房忙着准备食物。客人们悠然地无缝连接WIFI,查阅被摄像头严格记录下来的、每个节点的水稻成长情况,不必去田头巡查,是否真正有机稻米,生产过程一目了然,这些又让这个农庄充满着科技炫酷味。

  “我和身边很多朋友,在地产商海中打拼多年,身体被严重透支,回头看看自己的样子,大腹便便,自己都很不喜欢,于是才明白,健康的身体才是生活本质的回归。于是,我和我很多朋友开始跑步、徒步、跑马拉松,吃素食、清餐……一年半之前,我便下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。那就是回归自然,向人们提供更健康、安全的食品。”汤先生谈及其改变职业规划的初衷,养鱼的不敢吃自己养的鱼,种菜的选择把出售与自留的蔬菜分开种植,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怪圈。我们这个时代,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痛点,而有机农产品的市场会越来越大。

标签: 地产界 众生相 百态 步入 精华

发表评论 (已有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